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第31章 代人捉刀

浙東匹夫 / 著
 加書籤  朗讀 滾屏

“既有曹公的文,咱明就先去太常卿府投递?”关羽致看了写的介绍信,就直直去地建议。

海量小说,【安瓦書屋】

李素连忙让关羽冷静:“稍安勿躁,现在去还太急了。才刚刚离京回涿郡,什么事都还没成,就先帮吹嘘,容易被视。

而且,为宣扬义举孝行的其准备也还没好。这几天,先把《孝义录》的文稿先写完,雕版和印刷暂且忙,好歹有份原稿,见刘太常时也好多点筹码。

沮别驾应该五六天里还至于离京,们还有时间。最好等到幽州那边汇报贼的表文也到了,张纯之彻底闹、成为朝廷共同关注之事,们再去拜访。”

沮授和刘备的公文,只是冀州史的。

而幽州史陶谦,到现在都还没把幽州的贼闹得多了、汇报到朝廷呢。毕竟幽州是被波及的,陶谦猝及防,千头万绪折腾,等搞清楚况,起码比冀州晚四五天。

而且幽州在更北方,路信使马加鞭传递消息,也得比从冀州发的多走两三天。

关羽懂这些官场门,只好听李素的,只是提醒:“持文见,至少也三天预约,别见还定呢,可得记得留时间。”

李素愣,立刻表示虚心接受。

也怪穿越至今个把月了,还没走“正式递/介绍信见达官贵”的程序呢。之见到的名是机缘巧就是有可以队的急军

以至于李素到现在,还没习惯汉朝达官贵那种正常“慢生活”的往拜访礼仪。

确实得多留几天时间,让刘焉决定是否

当天晚,李素又查找了些素材,写了《孝义录》,然觉。

因为已经彻底对自己的书法放弃了信心,李素写东西反而了起,也在乎字丑丑了,反正最雕版之抄写遍。

第二天起就带着关羽在雒阳城里转闲逛,先去太学晃悠如今太学凋敝,也没什么读书,好容易逮到几个搭讪,想认识什么书法名家,家也

所以逛了午,并没有什么收获。

倒是跟小撮读书稍微混了个脸熟,但其中个名都没有,都是些史所未载的龙

逛累了,李素就回到住,写书歇息,用午再

关羽见无所获,也怕误事,吃饭的时候建议:“看那些名士腐儒也都清,酸腐散漫,跟们打听消息,却误了事。

既然只是找文字工整之如回甄家的商号,问问们管事——甄家在京师的商号,既然经营卖纸的生意,难还认得几个字写得好的?”

李素闻言,放筷子,觉得关羽说得很对。

甄家作为富商,想跟达官贵,估计还是有难度的,但作为源,肯定可以胜任。

卖纸就能认识很多懂书法的顾客,卖马就能认识懂弓马武艺的顾客。

“云妙计,吃就去甄家商号问问。”李素从善如流地答允。

关羽“傲视士夫”的脾气,没想到对于这事有帮助,

,李素就立刻去了甄家商号,找到了管事。

商号管事名张亮,是甄家管家张权的子。自从甄逸,甄家由主张氏掌权,就把自己家的心都派到了管钱管生意的位置

李素几天的造纸订单,也是找张亮手经办的。

见李素再次登门,张亮也很客气:“李先生有何贵那批纸,还些时才能货,如今还在沤料洗料呢。”

李素往那座:“纸的,是想问问有没有雕工给的木匠,还有,认认识京城什么书法好、又肯收钱帮写字的读书。”

张亮想了想:“木匠好说,书法是什么?”

如今都还没有“书法”这个术语概念。

李素清了清嗓子:“就是字写得漂亮、工整的,最好跟太学门刻的石经字迹仿佛。”

张亮这就理解了:“字写得漂亮又穷困潦倒、愿意帮代笔的,京师把,找个就是了。

跟太学门石经那些字仿佛难些。那都是蔡议郎的,当年能随其学得妙的,如今多半位,谁肯给抄写。”

李素想了想,好像确实是这个理。

因为蔡邕被罢官回乡已经十年了,那就意味着京城跟着蔡邕学书法的徒,至少是十年就在太学读书的。

蔡邕近年才新收的徒,肯定有地位卑微的,但都在吴郡。

比如的东吴丞相顾雍,如今应该才十几岁,就在吴郡老家侍蔡邕、跟着蔡邕读书。顾雍的书法,是蔡邕本承认的“子第”。

包括顾雍的“雍”字就是蔡邕赐的,准许与老师同音。表字“元叹”也是蔡邕赐的,本意是“被老师赞叹之”。

但李素也能跑到吴郡去找是找得到顾雍,那直接找蔡邕就行了,还费那个事嘛。

李素想了想,就降低:“咱蔡议郎传,只学得像,哪怕是自学成才的也行,随指点个吧。”

张亮又想了想,这次倒是很有了建议:“若是如此,倒有可以举荐——此钟繇,字元常。蔡议郎就在太学了,应该没什么机会传。但自习勤勉,至少有九成相似,还经常这买纸。

在太学蹉跎到三十岁才师,又当了五六年闲职郎官,直没有正经差事补阙,仕途利,所以肯帮抄写,开价也会太。”

汉朝对刚刚举孝廉,或者是刚刚从太学毕业的新官,如果没有实职缺,就先放在“郎官”的位置候补。

换句话说,郎官就是批每年领三百石俸禄、然基本没活、留在京师继续修造的宅男。

以京师昂的价,没有别的收好机会,就靠三百石全家年,子还是比较清苦的。如果自有钱家,或者是当郎官年数久了,就得找点副业补贴家用。

李素听到钟繇这个名字,顿时觉得找对了。

历史钟繇属于典型的器晚成,虽然官位,但似乎是在董卓、李郭执政期间,才靠朝臣缺、速晋升去的。仕途的整个辉煌期,都是在迁都安之

如今还是定都雒阳的太平年代,钟繇就是个需打工的穷郎官,混到三十七八岁了还没个正经差事。

“多谢指点。”

李素谢了张亮的指点,又顺在甄家商铺里买了点礼,问明钟繇在京中的住,然就派兵去钟家礼邀约。

介绍信就了,因为郎官也是三百石的闲职,钟繇如今地位比李素多少,只是痴了二十多年的年纪,李素让礼去见,对方肯定会见。

其然,李素礼第二天,钟繇就让仆回礼了,还说随时恭候。

官员之间,正常的初次拜访,般是三天通知,好让对方有时间准备。

钟繇只让李素等了天,就允许,可见也是穷得没架子了。

李素也,就随手带了几块马蹄金饼、让兵抬了等美酒、块鹿脯,去找钟繇事。

以钟繇的价,代抄卷书的辛苦费,估计也就几千钱。李素带那么多钱,也是想结期供应商。

等防渗拓印的新纸造好了,李素未印的书可就多了,供应链必须先筹备好。

而且这次抄写的第份文书,好好写,因为将印刷之,就先拿给刘焉看的。

正所谓字如其,拜访时,给对方看到的第笔字非常重

大家正在讀